讀書

【閱讀筆記】孤獨六講

書名:孤獨六講
作者:蔣勳

看這本書的第一個念頭竟然是「啊,早幾年看到就好了!」倒不是說這本書有什麼推薦閱讀年紀,而是希望在自己十幾二十歲假裝孤獨、為賦新辭強說愁的時候能被一棒子打醒,然後在二三十歲著急著成為旁人所期盼的樣子的時候,能夠得到一點支撐。

情慾孤獨
今年在我居住的地區為了一個性教育課綱的法案吵翻了天。撇去對於立法程序的疑慮(是說這也不是大家的焦點),眾人爭辯的是性教育啟蒙的年紀、學校性教育應包含的內容、誰該扮演性教育者的腳色。我想到了在高中護理課的時候,老師要每個人回去畫下自己的外生殖器官;對著堅決不做潸然淚下的學生,老師說這在美國教育裡就算對比我們年紀還小的學生都是再正常不過的授課內容。
然而,還是聽到周遭很多人對於學校插手「性教育」這件事的不滿,認為教導孩子這麼私密的事情怎麼能不取得家長的同意。其實還蠻想聽聽這一面的意見是覺得性教育要怎麼進行?還是像幾十年前一樣不談論,讓孩子自己從其他管道探索?

語言孤獨
語言本來是用來更清楚地傳達意念的,但現在的社會裡是不是更流於形式呢?
身為要對保險公司交代的醫療執業者,很多時候要讓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知識在紙張上看起來更令人信賴,我得用上公司提供的版型來「寫作」;不停地換句話說,讓我以為回到國語課的練習簿。

革命孤獨
請去看一下美豬闖關吧。

暴力孤獨
覺得蔣勳提出合法和非合法暴力還有「暴力美學」這兩點非常有趣。
合法vs非合法:所以到底是誰來界定什麼算暴力呢?需要從「合法暴力」中過渡到一般無暴力的生活環境中的人,怎麼樣適應呢?
暴力美學:第一次聽到人談論這個觀點是在大學電影賞析課程裡看Raging Bull的時候。那時候真的很難把暴力和美學連在一起,因為我看得頭很暈。但在看到Fighting Club的時候好想稍微有點能體會;差異或許在穿插的其他劇情和主角顏值。然後我想到了,幾年前很流行的無限流漫畫和小說,裡面噴濺的鮮血和無條件的屍體好像在不讓人噁心的情況下也激起很多腎上腺素。
曾經在很多小說中看到連續犯罪的側寫是犯人是因為性無能,所以轉嫁於暴力行為。所以某一層面來說暴力孤獨和情慾孤獨也不能分開來提?

思維孤獨
思辨。
現在的人啊,還有能力傾聽嗎?在寫作的過程呢?尤其是部落格的誕生,我們是不是努力地要讓人好好地聽自己說話,但反過來說,當別人提出不同觀點的時候,我們準備好思考差異的由來嗎?
“Look for information, not affirmation.”

倫理孤獨
這個對在醫療環境,尤其是接觸很多長照個案的人來說應該感觸良多。我們到底要被儒家文化再圈住多久?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和妹妹討論到對以後父母年老後code status態度的時候,她一臉驚恐地問我怎麼能不插管?怎麼能拔管?我也只能在驚慌後提醒爸媽有時間好好想想他們的計劃是什麼,然後該寫清楚的寫清楚讓我們以後有跡可循。

很多事情在這幾年跌跌撞撞的過程中摸索了出來,或許還沒有同樣的勇氣和覺悟,但已經能在社會的常規下問一句「為什麼?」自己到底能成為或已經成為什麼樣子的人,我還不清楚;但我想,起碼我已經往自己想要去的方向踏出一步。